游客中心最早起源于美国,从“66 计划”中诞生一直发展到现在,“66 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家公园内游客量暴涨,但旅游设施严重不足,游客在园内缺乏组织管理,给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缓解这种局面,由美国国家管理局董事康拉德·沃斯提出联邦政府出资,从 1956 年起为期10年的基础设施及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投入修建100个游客中心,超过约 10亿美元,并且修建了景观道路及旅馆、餐厅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现在的 66 公路慢慢的变成了许多爱好神奇、探险、带有惊喜的吸引力令许多人去自驾游体验一番。
有关游客需求的研究,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国外设计师认为游客中心应满足游客、管理者、运营者以及当地当地的居民的需求,并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在信息传递的方面,设计师在澳门的一家游客中心做出详细的调查时,观察了澳门游客中心的员工和访问游客的交互过程,研究了澳门游客中心的员工作为信息传递的终结者,他们都以为门卫对于游客有效信息影响最大。一些国外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上也提倡赋予游客中心鲜明的特色,同时也注重实用性,能使服务中心成为当地的引人注目的景点。
游客中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与周边的环境应该紧密结合,不仅是旅游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于城市中的主题游客中心也应该同样注意。西班牙设计师在《风景之外——奥洛特游客中心》中提到,那些路边上美丽的街景、浓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和独有的文艺气息,这些元素对于游客中心的设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游客中心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以宣扬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传递文艺气息。
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相关的国家规范还不尽完善,对主题公园的游客中心设计的规定较少。国内游客中心的概念则在改革开放之初从国外相关著作中引进结合自己国情的需求,在初期有《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将游客中心定义为:“提供园区内的相关信息,具有咨询服务、查询计划、导游导览、普及知识、休闲放松等作用的服务功能和旅游的场所”。国内的主题公园数量和种类较多,理论研究基本是有关规划布局、营销、建筑偏多,旅游区数不胜数,对于主题公园较少。但不缺乏优秀的案例,例如迪士尼度假区,有着完善的布局规划以及服务周全的配套设施,从交通到住宿、游玩、购物等,一应俱全,并且在后期的影视、文化、宣传方面等都是属于一流的案例,同时也是我们大家可以借鉴的对象。
对于游客中心的评价在《乡村旅游——小型社区的市场营销》提到大部分的游客对找到信息服务中心感到疑惑,在该园区的各个入口处是否有明显的标志引导游客的进入,那些不熟悉该地的人是否也能理解这些标志。对于残障人士是否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游客中心是否位置合理,有否有足够的展示空间提出了疑问。一些国内的设计师更看重在选址上的合理性,空间形态上的独特性,与环境相融合的氛围不“喧宾夺主”,旨在提升区域活力又能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在 2018 年德国红点设计奖中的《木兰围场游客中心》主张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放式的区域创造了一个共享空间,造福了当地的居民,延伸了游客中心的意义。
有关游客中心的衍生案例,迪士尼的 预约直通车,迪士尼的 FP 卡(Fast Pass)是为缩短等候游乐和表演而设的排队系统,持有预约直通车的游客按照指定时间到达游客设施,就无需排队,立即进入游客设施或表演场。FP 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游客节省很多时间,在等待期间,游客可以慢慢玩人少的游戏,到了预约时间段再去玩指定游戏。迪士尼作为主题公园的引领者,它的历史发展对主题公园的游客中心有着特殊的影响。
游乐园在快速地发展的同时也会有许多的问题。一方面园区里咨询信息不完整;主题公园缺乏自身特色;服务人员意识有待提升;管理建设、环境平衡、游客体验质量都会受一定的影响。比如,游客对于游客中心使用率低;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大规模的开发也在加速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另一方面,基础设备的落后,开利用率低下,游客在进入主题公园后面对各种项目的选择感到十分迷茫,游客无法全方面了解全貌,只针对知名度较高了解,价值不高的一般予以重视。外来游客由于对园区不甚了解,经常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路途,却看不到“重点”游览过程毫无趣味,不足以满足游览目的。如何能把游客中心与这样一些问题联系起来还可以获得“双赢”的解决方式是下一步该考虑的问题。
从以上研究角度来说,在相关文献中多数的文章侧重于从规划区域、主题公园的发展的新趋势等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类,少许文章会探讨旅游文化的方向,但不一样的种类游乐园满足游客需求的研究尚少。大多数重点停留在基础设施方面;地理位置的选址上研究,对整体空间结构的分析较少,未能使游客中心与园区建立联系。从游客中心的功能性来说,只满足于游客对于游玩的基本需求不够全面。酒店尚有星级区别,游客中心的差异性也应当反映出来,不同的游乐园有不同的需求,千篇一律的布局方式毫无特点,无法体贴入微的细致到游客的需求,游客是否觉得好用,是否有必要,是否能体现出主题公园的特点。大多数是“锦上添花”,并没解决实际的问题。
以上由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旅游规划,景区规划,主题公园施工,水上乐园设计-创艺园编辑整理,请勿转载。
什么是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其设计要素有哪些-游客中心设计-游客接待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景区规划设计公司
武汉东湖海洋世界游客中心设计案例-游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规划设计-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案例
从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案例中看规划设计重要性-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景区服务中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