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OnlineTravelAgency,OTA)指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旅游产品及服务预订的商业模式,涵盖票务、住宿、度假产品等资源整合与交易。其核心是通过线上平台连接旅游服务提供商与消费者,实现信息透明化、交易便捷化。
我国在线旅业不断发展。在线旅游企业积极与旅游资源供给方合作,双方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相继推出性价比远远高于传统旅业的旅游服务产品,消费者对在线旅游的认可程度逐渐提高,营销平台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线旅游用户规模(旅游预订)达到4.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
在线旅游产业链的上游是旅游资源的供应商,包括交通、住宿、旅游项目、服务支持等资源,涉及航空、高铁、客运、酒店、景区、租车公司、娱乐设施、保险签证等诸多企业。在线旅游产业链的中游是旅游服务产品整合及分销的线上线下平台,按照模式可以分为线下分销和线上产品整合及分销;线上产品整合及分销模式根据客户群体不同和平台模式不同又可以分为B2B平台、OTA类B2C平台和非OTA类B2C平台。在线旅游的下游主要是各类营业销售平台,包括个人原创的UGC平台、社交网络、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移动应用等。此外,对在线旅游提供支持服务的产业也可以算作产业链的一部分。
如,《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强调应积极发挥在线旅游的枢纽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促进新技术应用和迭代创新,创造更多新就业形态和新就业岗位。
《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中提到积极发挥在线旅游的枢纽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促进新技术应用和迭代创新,创造更多新就业形态和新就业岗位,成为旅游产业升级和旅游消费激发的新引擎,提升行业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中国在线旅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规范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合作模式,实现协同良性发展。引导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合理确定支付结算、平台佣金等服务费用,与平台内经营者平等协商、充分沟通,带动支持平台内经营者发展,降低平台内经营者经营成本,对星级旅游饭店、A级旅游景区、等级旅游民宿、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及优质小微商户给予一定的标签展示和推荐,推动旅游经营者数字化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但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飞猪旅行等平台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同时,一些小平台也在不断创新和努力中逐渐崭露头角。
财务数据显示,携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59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约68亿元,同比增长48%。从营收构成来看,第三季度携程来自住宿预订的营业收入约68亿元,同比增长22%;来自交通票务的营业收入约57亿元,同比增长5%;来自旅游度假业务的营业收入约16亿元,同比增长17%;来自商旅管理业务的营业收入约6.56亿元,同比增长11%。
同程旅行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49.9亿元,同比增长51.3%;经调整净利润为9.1亿元,整体业绩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核心业务收入为40.1亿元。其中,交通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0.6%;住宿业务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2.2%。另外,公司还在第三季度实现了用户规模和价值“双提升”,年累计服务人次达18.8亿,同比增长19.9%;人均消费频次提升至8.1次,同比增长15.9%。
抖音通过短视频引流旅游服务产品,美团以本地生活服务切入低线酒店预订,但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AI算法、大数据分析能力是优化用户体验的核心竞争力,需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头部企业如携程通过旅游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提升智能推荐与客服效率。
上游资源(航空、酒店、景区)的议价能力和长期合作稳定性是关键。携程系凭借商旅服务和中高端酒店资源形成差异化优势。
《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政策要求平台严格管控用户数据,跨境业务需符合多国监管规则。低价游、超售等乱象的监管趋严,合规成本进一步推高行业准入门槛。
智能化与全链路技术升级:头部平台通过垂直大模型(如携程“问道”)优化行程规划、智能客服响应效率,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内容化与社交化融合: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通过旅游达人直播带货、沉浸式场景展示,成为流量新入口。
下沉市场持续渗透:三四线城市及县域旅游需求释放,平台利用微信小程序、本地化服务(如同程旅行下沉策略)覆盖“银发族”及短途游群体。
全球化布局加速:跨境游复苏推动平台接入国际资源,携程化多语言服务与海外供应链整合,抢占国际市场占有率。
绿色低碳与合规化发展:低碳酒店、绿色出行产品占比提升,响应政策对可持续旅游的引导。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